10月22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咨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苟护生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石化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具备较好发展条件。当前,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要通过创新驱动向高端化、差异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原料轻质化、生产绿色化、过程低碳化、管控智能化。

苟护生表示,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和从事综合性工程咨询的中央企业,中咨公司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积极推动“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落地实施,深入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研究。新形势下,中咨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各方力量,推动石化产业加快自主创新、低碳转型和智能化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指出,中国石化紧紧围绕“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目标,加快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中国石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管齐下”。

马永生表示,高端化是工业化中后期石化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智能化是改造提升石化产业的必由之路,绿色化是顺应“双碳”大势、拓展发展空间的根本举措。新征程上,中国石化将深化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高端化发展、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共同培育发展石化新质生产力,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的石化力量。

会上还发布了中咨公司、中国石化联合研究成果《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2030》,从优化产业总体布局、拓展稳定资源来源、提升炼化工艺水平、丰富高端产品体系、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政策保障等六个方面对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前瞻性展望。

报告强调按照“自主化、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推进行业布局优化;将氢视为石化产业绿色发展新资源;现有炼厂向组分炼油、分子炼油转变,优化炼油总流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造;发展化工新材料,扩大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胶、氟硅树脂、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八类产品产能供给;加大碳资源利用力度、有效利用氢能支撑减碳;做好规划布局、打造化工新材料基地、引导先进产能走出去。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曹传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黄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分别致辞。

他们指出,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和发展,我国石化行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石化工业体系。但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产业运行效率较低、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未来要进一步聚焦石化化工工艺技术薄弱环节和装备大型化、高端化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开发应用,加快推动化工新材料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石化装备领域“大国重器”,促进石化行业加快高端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不断增强石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说,我国合成橡胶需求每年保持增长,但石油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多种高性能合成橡胶也依赖进口。开发不依赖于化石资源的新一代生物基橡胶是解决橡胶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全球橡胶资源安全、长久、稳定供应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石化集团首席科学家孙丽丽表示,近10年中国芳烃成套技术水平取得跨越式进步,实现全面自主设计与制造,带动化工与流程制造业发展,通过精准催化等自主创新,全面提升芳烃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中咨公司党委委员、中咨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窦皓,中国石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万涛分别主持论坛有关环节。来自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巴斯夫(BASF)、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聚焦全球石油市场展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绿氢管网战略布局等话题展开研讨。

他们谈到,当前及今后汽油和柴油需求增速将会逐渐放缓,液化石油气以及乙烷等化工原料需求依然强劲,化工成为支撑石油需求的重要领域;炼化企业减排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在严控低水平产能重复建设、加快炼油转型基础上,大力推进石油石化产业与绿电供应项目一体化融合发展;建议结合风光基地建设和绿氢负荷分布,规划布局“西氢东送、北氢南输、海氢上岸”输氢管网格局。(刘丽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